mt logoMyToken
Market cap:
0%
FGI:
0%
Cryptocurrencies:--
Exchanges --
ETH Gas:--
EN
USD
APP
Ap Store QR Code

Scan Download

硅谷银行「猝死」,对加密行业有何警示?

Collect
Share

原文来源: 

硅谷银行破产原因总结:

  • 直接原因:期限错配,短债长投

  • 根本原因:经济下行→印钞救市→通货膨胀→美联储加息抑制通货膨胀

最近几天,美国资本市场发生了一件波及面非常广的大事件: 拥有 40 年光辉历史,已经连续五年斩获福布斯 2023 年“美国最佳银行”奖的硅谷银行宣告破产倒闭。 特别的是,这一事件不仅在传统 金融 市场中掀起轩然大波,而且由于硅谷银行特殊的发家史和江湖地位,导致与其牵连较深的金融科技、虚拟资产圈同样哀号遍野,差点带着 稳定币 巨头 USDC 一起进入死亡螺旋。虽然随着美联储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的联手兜底,系统性危机已经得到解决,但我们依然可以从这起事件中获得不少启发。

今天飒姐团队就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与大家聊聊这起破产案的始末以及后续可能对虚拟资产行业产生哪些影响。

硅谷银行「猝死」,对加密行业有何警示?

01、SVB 破产原因及事件始末

直接原因:期限错配,短债长投。

根本原因:经济下行→印钞救市→通货膨胀→美联储加息抑制通货膨胀

(一) SVB 的创奇一生

要说这美国 SVB(Silicon Valley Bank,以下简称“SVB”)可不是大街上籍籍无名的土鸡瓦狗。1983 年的秋天,两位来自美国四大行之一富国银行(Wells Fargo)的 投资 客 Bill Biggerstaff 和 Robert Medearis 凭借敏锐的嗅觉注意到,生机勃勃的硅谷正在凭借得天独厚的优势汇聚着世界上最聪明、最具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不久的未来这里即将成为美国乃至世界上最前沿的科技高地,从而诞生出一大批顶级科技公司,这些科技公司必然有着巨大的金融需求。

于是,两人决定在这片土地上创立一个专门服务于创投圈的银行,深耕新兴科技行业,SVB 应运而生。而这也是为什么 SVB 与虚拟资产行业牵涉极深的主要原因: 不少区块链 技术 公司、虚拟资产项目都曾在初创期获益于 SVB,并在发展成熟后选择继续与 SVB 深度合作。 目前在虚拟资产行业的 Circle a16z 、Ripple 等大户都在 SVB 中存了不少钱,坊间传言a16z在其中的存款甚至超过 30 亿美元。

在“塌房”前,SVB 已至少帮助过全球超过 30000 家的初创企业进行融资、与 600 家风险投资机构和 120 家私募股权机构有密切的业务往来,在初创企业信贷市场占有率超过 50% 。而随着客户数量和市场的成长,SVB 的展业范围也在扩大,破产前管理的资产已经超过两千亿美元,在美国所有银行中位列 43 位,并连续 5 年获得福布斯“美国最佳银行奖”。

那么,如此一家庞然巨物是如何在短短 48 小时之内轰然倒塌的?

硅谷银行「猝死」,对加密行业有何警示?

(二) 致命的期限错配和短债长投

术语虽然深奥,但概念并不复杂,我们先用通俗的语言为大家讲讲什么叫做“期限错配”和“短债长投”。

简单举例来说:小明是一个在理财方面较为保守的人,于是他选择在 A 银行中存入了一笔为期三年的定期存款,以获取一笔虽然不多但具有稳定预期收益的银行利息。但是,小明要赚钱,A 银行也要赚钱。那么此时 A 银行唯一的办法就是有效的利用小明的这笔存款,创造出超过支付给小明的利息的收益,超出的部分才能成为自己的盈利。

道理大家都懂,但要怎么操作呢? 一个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拿小明的资金去放贷,只要贷款利息高于存款利息,那银行自然就赚了。 但是,放贷存在一个问题:当前经济形势不好,烂账坏账率高,一旦放出去的资金收不回来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因此,A 银行想出了另一个办法:把小明的钱拿来“放长线钓大鱼”,投一些虽然回款周期长,但稳健且收益率能跑赢小明利息的产品(比如:十年期、二十年期的国债),就能做成一笔躺在钱上挣钱的好买卖。

此时,(资产端)小明的存款三年后到期,(负债端)银行投的产品要十年二十年才到期,这种资产端期限与负债端期限不匹配的情况,我们就称其为“期限错配”;小明在 A 银行的短期(三年)存款就是所谓的“短债”,A 银行将这笔钱投资收益周期长的其他产品就是所谓的“长投”。一顿操作猛如虎,银行就是为了创造出“存贷利差”,用别人的钱赚自己的钱。

这时候可能有人有疑问:小明的存款是三年后到期,A 银行投的是十年二十年才到期的产品,那要是小明存款到期来取款怎么办?要知道,那可是银行,只要每天有足够多的人来存款,用流动资金就能轻松把小明的“短债” Cover 掉,根本不影响长债的未来收益,你好我好大家好。

回到 SVB 身上。几年前,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实施了很长一段时间较为宽松的 货币 政策 ,银行存款利率极低,硅谷银行乘势吸收了一大波低成本的储户存款(存款利息约为 0.25% ),存款期限也很短。然后硅谷银行拿着这笔钱买了非常多收益期在十年以上的美国国债(收益率约为 1.6% -1.8% )赌的就是未来不会出现导致经济大缩水的全球性事件,以及美联储会在很长一段时期继续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如果赌赢,十多年后这笔稳赚不赔的买卖,将会让 SVB 吃到巨大的存贷利差。

正是这种赌徒心态奠定了 SVB 今天的崩盘之局。

硅谷银行「猝死」,对加密行业有何警示?

(三) 疫情之下无赢家

SVB 崩盘的根本原因其实还是疫情导致的全球经济下行。 在疫情压力下,各行业受打击严重、失业率疯狂飙升,不仅美国经济缩水,众多中下层民众甚至连房都租不起。为了解决民生疾苦,美国政府不得不采取直接(印钱)发钱这种简单粗暴但有效的方式救助朝不保夕的人们。如此一来,在前期美元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叠加之下,造就了美国几十年来罕见的超高通胀率, 2022 年 7 月的时候曾一度达到 9% 以上。

高通胀率+高失业率下美联储别无选择,开始疯狂加息。 此外,如前所述,这家银行主要服务的对象大部分是美国的科技领域初创公司&进入成熟期的科技公司,疫情之下市场表现差,科技公司们也不再阔绰,为了经营所需开始把存款从 SVB 中取出来,导致了存款的大量流失,流动资金开始捉襟见肘。

此时,美联储的加息就成了压倒骆驼的稻草:储户们迫切的想要把自己的钱取出来转投到利息更高的地方去,但由于 SVB 大量资金用于期限错配短债长投,根本拿不出那么多的钱来兑付储户。没办法,SVB 只能把以前买的长期债券等资产向外抛售,以换取流动资金来兑付给储户。但是!在美联储加息后,市场利率已经远远高于 SVB 当时买长期债券时的利率,你 1.6、 1.8 的债券现在就是又臭又长,谁买?但 SVB 不卖又没钱兑付储户,因此只能不停地做亏本买卖。

亏本卖这个事本身问题不大,只要留得好口碑在,过了这阵子咱们未必不能赚回来。但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纸是包不住火的,SVB 亏本卖长投资产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发了储户对自家存款的担心:亏本都要卖长投,SVB 肯定出了大问题!于是大家纷纷去要回自己的存款,最终出现踩踏性事件,SVB 彻彻底底倒了下来。

硅谷银行「猝死」,对加密行业有何警示?

02、最新进展:美联储兜底救火

事件发酵至今,已经到了美联储不得不出手的地步。众所周知金融是个圈,SVB 破产影响的绝不只是 SVB 自己和储户,不仅多家银行、投资公司、科技公司将会受到重创,还会严重影响民众对整个金融行业、银行系统的信心,保不准其他银行也会出现储户集体要求兑付的风险。

好在人类已经从多次金融危机中吸取了教训,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对每个账户最高提供 25 万美元的保险(也就是每个账户最多赔 25 万),FDIC 目前已经创建了一个名为“圣克拉拉存款保险国家银行(DINB)”的实体,将 SVB 的存款转入到其中以保护客户,所有受保储户都可提取受保存款。但是,众多科技公司账户里超过 25 万美元的存款怎么办?FDIC 根本就是杯水车薪,也许是考虑到美国政府之前放出的狠话:“确保Web3发生在美国”, 3 月 13 日,美联储放出明确消息:兜底,全包。

硅谷银行「猝死」,对加密行业有何警示?

03、对虚拟资产行业的警示

SVB 破产事件其实对虚拟资产行业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仅次于 USDT 的当前第二大美元稳定币 USDC 差点被其一并带入死亡螺旋(锚定 USDC 的一大批二级稳定币无不瑟瑟发抖)。这主要是因为 USDC 的发行商 Circle 在 SVB 仍存有高达 33 亿美元的巨额储备金,约占 USDC 总储备金的 8% 。虽然美联储的兜底操作真正是救了 USDC 一把,但我们不得不反思: 为什么在虚拟资产行业里暴雷的总是稳定币?这种锚定现实资产的虚拟货币,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飒姐团队暂且不做价值判断,但如果是长期关注海内外虚拟资产行业的老玩家一定对 2022 年末, FTX 破产事件不陌生,在飒姐团队看来,SVB 和 FTX 两个破产案除了一个发生在传统金融行业、一个发生在虚拟资产行业外,其实并无太大差别。本质上都是一个问题(而且是传统金融行业的老问题): 缺乏透明度。 可以预见的是,这一顽疾还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继续存在下去。

最后,我们旗帜鲜明的反对一种观点:传统银行的倒闭证明了人们应当把鸡蛋放到虚拟资产的篮子里。 二者之间根本就不存在因果关系,刻意夸大传统金融行业的种种弊端来吹捧虚拟资产本身就是一种滑坡谬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虚拟资产 交易所 破产的也不在少数。投资者们真正应该做的,是保持一颗冷静的头脑和长期稳定的情绪。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this article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 and does not represent MyToken(www.mytokencap.com)Opinions and positions; please contact us if you have questions about content